2018-08-22 13:53:02 來源:家長幫社區-杭州
在日常生活中,人們常常會說 麻煩你了 給您添麻煩了 ?赡苁谴驍_了人家,這樣說是表達歉意;或許是得到了他人的關照和幫助,這樣說是出于禮貌,表示謝意。 人與人交往中,看似簡單地說了一句……
2018-08-22 13:53:02 來源:網絡
年年端午,今又端午。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,僅僅停留于香噴噴的粽子。而本地的人們,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節的來歷。尤其是我母親,既不懂得端午節的內涵,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、艾枝避邪,……
2018-08-22 13:53:02 來源:網絡
離端午節的日子越來越近了。街上飄著陣陣粽香。 我和我的媽媽準備好糯米、粽葉和線等,開始包粽子。我目不轉睛地看著,只見媽媽拿一張粽葉卷成漏斗型,再往里面加上參有紅豆的糯米,然后用粽葉……
2018-08-22 13:53:02 來源:網絡
五月五,是端陽。插艾葉,戴香囊。吃粽子,撒白糖。龍船下水喜洋洋 。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,又稱端陽節、午日節、艾節、端午、重午、午日、夏節。雖然名稱各不同,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……
2018-08-22 13:53:02 來源:網絡
端午節快要到了,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?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! 每年為端午節。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,端午節又稱重午節。關于端午節還有一道兒歌: 五月五,是端陽。插艾葉,戴香囊!
2018-08-22 13:53:02 來源:網絡
打我記事起的時候,端午節前夜,母親會從針線籃子里拿出五顏六色的花線,在昏黃的燈光下,用老家俗稱叫 線桿 的紡織工具,把各色花線碾成繩子,叫 花花繩 ,老一輩人說這個東西可以趨吉避邪!
2018-08-22 13:53:02 來源:網絡
每逢農歷五月五,讓我追思的一位古人,是那個在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。 公元前340年,原姓羋,名平,字原,系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的他,誕生于秭歸三閭鄉樂平……
2018-08-22 13:53:02 來源:網絡
盼星星,盼月亮,端午節終于到了,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。前一天早上,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,洗好粽子葉,準備開始包粽子。 我從來沒包過粽子,于是對媽媽說: 媽媽,我不會包……
2018-08-22 13:53:02 來源:網絡
今天中午我們的飯碗中多了一道特別的點心 粽子,這粽子是迎接端午,我們年級組織學包的,我包的粽子在別的同學碗里。 其實包粽子是一門技術活。首先要準備蘆葦葉、糯米、紅棗和棉線。首先把蘆……
2018-08-22 13:53:02 來源:網絡
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,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,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。 往年的粽子總是媽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成的。今年,我纏著媽媽,硬是要學包粽子。媽媽……